详情页

详情页

DETAIL

茌平:林下掘金“蝉” 唱响致富曲

发布时间:2025年07月25日

  熟悉的蝉鸣,对我们来说,不仅是夏日背景音,更是满载童年趣味的“寻宝”记忆。在茌平区肖家庄镇的林地里,上演着一场化蝉鸣为“黄金”的产业奇迹。

  走进肖家庄镇落角园村金蝉养殖基地,“沙沙”声不绝于耳。技术员乔延伟正带领村民在柳树行间播撒金蝉幼苗。幼苗的撒播对土壤要求很高,村民边搂出新土,趁着土壤的湿润让幼苗爬进土里扎根,寻找自己的“新居”。

  肖家庄镇金牛角新村金蝉养殖基地技术员乔延伟说:“这一盒大概两克,就有5000——6000只蝉苗。现在市场价每克25元左右,而且还在涨。按照这个价格,市场供不应求。”

  技术人员向记者介绍,这些比芝麻还小的金蝉幼苗,蕴含着发展林下经济的巨大潜力。工人们将蝉苗播撒到榆树、柳树林下疏松的沙土中。从撒苗到收获,需耐心等待2-3年,成活率仅约10%。金蝉成虫在价格高峰时可达每只1.6元,其蝉蜕还可入药,每亩的产值轻松突破万元。

  肖家庄镇金牛角新村金蝉养殖基地技术员乔延伟说:“养金蝉,技术是关键!温室催苗、休眠室延迟出苗,现在我们能调控生产周期,拉长收益期。明年,我们计划开展第一届金蝉文化节,从蝉苗的培育到后期成虫的包装、销售,打造成山东省最大的金蝉养殖基地,也带动周边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。”

  在金牛角新村金蝉幼苗培育基地,40万支杨树条整齐捆绑,金蝉的幼苗在这一根根卵枝上培育20天左右就能出苗,周边河南、河北、天津、江苏等地的订单供不应求。

  肖家庄镇王菜瓜网格支部委员王金伟说:“去年我们流转出500亩地,栽种柳树,用于金蝉的繁殖。我们老百姓每亩地能收到1000多元的租金,技术员免费教技术,让村里闲置劳动力都参与进来,增加一份收入。未来,我们将发展金蝉深加工,吸引青年返乡,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参与除草、管护,共享金蝉产业链发展红利。”

  来源:茌平融媒

  记者:魏蕾刘越超辑:李

版权所有©茌平沪农商村镇银行

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89

沪ICP备06030408号-2

服务热线:4009962999

请使用Chrome88或IE1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网站。